重发其汗,遂至心失所养,神恍惚而多忡憧之象,此之谓乱。程知曰:不用姜、附者,以证无下利,不属纯阴也。
在下者,轻则小便不利,重则少腹满痛,小便不利者,热客下焦,水道阻也。 倘利之而不利,火无从出,危矣。
汪琥曰:经云,肾之原出于太溪,灸少阴七壮,当灸太溪。所以然者,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,以为不可下也,于寒湿中伤寒发汗已,身目为黄。
风湿之治,用甘草附子汤,即桂枝附子汤去姜、枣、加白术也。肝主血,故后必便血。
热结于里则腹满;热盛于胃,故□语也。不用桃仁承气汤,而用抵当汤大下之者,以其张志聪曰:太阳畜血在膀胱,故验其小便之利与不利;阳明畜血在肠胃,故验其大便张璐曰:大便色黑,虽曰瘀血,而燥结亦黑,但瘀血则粘如漆,燥结则晦如煤,此为明辨也。
汪琥曰:下利者,肠胃之疾也。所为伏气者,如感冬令之风寒,其重者,伤于荣卫,实时而发者,名为中风、伤寒是也;其感之轻者,伏藏于肌肤,过时而发,名为温病是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