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于六经定法,作为贯解,加以附解,不过明其大致。兹虽云平人,其损伤原无人知晓,或因房劳过度,而损肾阳;或因用心太过,而损心阳;或因饮食失节,而损脾阳。
前以从阴引阳,从阳引阴,水升火降,诸恙悉平。然牛疫而人不疫,鸡瘟而鸭不瘟,岂非天乎。
身偏不用而痛,言不变,志不乱,病在分腠之间,益其不足,损其有余,乃可复也。西南曰凄风,坤气所生,一曰凉风。
世人一见便痛为火,不敢轻投桂、附,是未识透此中消息也。潜阳丹如前所解,有纳气归肾,伏火互根之妙用,故亦能治此病。
后人不得其旨归,即以此方为风温设,而不知与麻杏石甘汤同一法也。能劳尚可,女劳即死,临死当吐舌数寸。
《九峰医案》曰:气虚脉虚,身热恶热,烦渴颠疼,神倦汗泄,火盛乘金,热伤元气,古名中暍,寒以取之。医学一途,至微至精,古人立法立方,皆原探得阴阳盈虚消长,生机化机至理,始开渡世之法门,立不朽之功业,诚非易事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