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阳俱伤,身枯燥,但头汗。夫外感风寒之症,坐起时,皆头眩也。
泛视之,似乎身重之症,治宜攻里。惟先见少阳寒热症,后变咳嗽,乃名木火刑金,以少阳火邪刑伤肺金而为咳嗽,宜清少阳,佐以清肺之药,如泻清各半汤等,加桑白皮、桔梗。
胁满,少阳也;干呕,少阳也;往来寒热,少阳也。此条无有热属脏,恐食滞痰饮硬满。
余今着《伤寒大白》,比例《金匮》痉病论,先以伤寒、寒热、温热病立论卷首,兼以发、夹食、痉病。若太阳寒热病,则用羌活冲和汤和解。
戴氏云∶仲景论衄血宜发汗,麻黄汤主之。伤寒则有有表热,里热,热在半表半里,热在气分血分;有汗下太过,虚烦不得眠;有瘥后余热未尽不得卧。
若下之,必胸中结硬。若表里皆重,前后二方合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