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欲治之,亦只解郁而已,如归脾汤、鞠郁丸之类。 其中尚有兼见流口水不止者,即在口气冷热处与病形求之,便得阴阳之实据也。
这一点真窍,乃真气立极之所,万物发育之处,古圣每每秘而不宜,故称之曰宥密。然阳明热极,热蒸于外,亦有大汗如雨一条,须有阳症病情足征。
此皆六步之中,亦有从阴从阳之浅深,药性亦各有专主,均可变化推衍,增减随宜。时毒之痢,里急后重,多见发热身疼,一乡一邑,病形皆相似也,乃是时行不正之气,由外入内,伏于肠胃,与时令人燥气相合,胶固肠胃而成痢。
至于身体,更宜详辩。夫人之所以奉生而不死者,惟赖有此先天一点真气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