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汗出,表和而邪解矣。浮则阳热盛而胃强,涩则阴津少而小便数。
循咽下膈,抵胃,属小肠。今博集诸家注释,采其精粹,正其错□,删其驳杂,补其阙漏,发其余蕴,于以行之天下,则大法微言,益昭诸万世矣!太阳主表,为一身之外藩,总六经而统荣卫。
积温可以成热,此阳也,阳旺则阴愈消,肺寒则可服,肺热反伤肺等语,时不彻口。上以暂言,此言常者,谓无时不然也。
胸虚邪陷,则为气上冲,桂枝汤证也。凡胸中寒热与气与饮郁结为病,谅非汗下之法所能治,必得酸苦涌泄之品,因而越之,上焦得通,阳气得复,痞□可消,胸中可和也。
下之与大承气汤,发汗宜桂枝汤。若小承气,以三味同煎,不分次第,同一大黄而煎法不同,此可见仲景微和之意也。
以病论之,先受病为本,后传流病为标。一救其表邪入里之实热,一救其表邪入里之虚寒,皆表里两解法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