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凡胸背、头项、腋胯、腰腿、手足,结聚肿硬,或痛、或不痛,按之无血潮;虽或有微红,亦淡薄不热;坚如石,破之无脓,或有薄血,或清水,或如乳汁;又有坏肉如破絮;又恐如瘰,在皮肉之间,如鸡卵浮浴于水中,可移动,软活不硬,破之亦无脓血,针口肉突出,惟觉咽喉痰实结塞,作寒作热,皆其证。 然冬肾水阴至而寒,复以天气寒则腠理闭密,而阳气收藏固守于内,则适当其平,而以能内外之寒。
诸病寒热并同,惟疟疾反此。脉须疾数,以其极热蓄甚,而脉道不利及致脉沉细而欲绝。
或温病身烦痛,小便自利者,加白术四分微汗之。或作痈疽,疼痛至甚。
【注】阳证,谓阳热之证也。 且《素问》伤寒直云热病,诚非寒也。
根据本方加芒硝,即大承气汤。表证罢,但有里证者,热传于里也,调胃承气汤下之,但除里热也。
戊午秋挟其书游金精,寓雩都之紫阳观。或吐者,止后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