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三服,每用水盏半,姜十片,煎六分,温服。又加藿香、浓朴,以利胃止呕。
每服五七钱,水一盏半,同煎至七分,去滓,温服,不拘时候。加以项背强直,或哑或叫,目睛直视,肠滑不禁,身如反弓,转侧不仁,如此十无一生,《活人书》谓太阳发痉是尔。
)胃苓汤主伤暑泄泻腹疼,柴苓汤治伤寒泄泻身热。 加剂除湿汤治气虚伤湿,身重腰疼,四肢微冷,或呕逆,或溏泄,并主之。
况夫脾主肌肉,虚则为痒,遇痒而进饮食,尚庶几焉。忌攻下者,有表邪未解,未可攻下者,有里气虚寒,不可攻下者,有津竭血燥,忌攻下者;有阳明不实,不必攻下者,有无一下症,不犯攻下者,有虽热无结,本非攻下者;有身热脉大,禁攻下者,有痧未透,攻下则内伏者;有邪汗未透,攻下则邪伏者;有手足不温,攻下则脉伏不出者。
视左右胁,未有点点黄色者,可治,灸肾俞。按产后中风,因怀胎时多啖生冷,脾胃受湿,复经乳卧之后,津液内竭,履地太早,脱着不时,以致风邪乘虚入于足太阳之经。
但微喘发热恶寒,又见浮紧太阳脉,则不可下,若误下,则表伤寒五六日,头汗出,微恶寒,手足冷,心下满,口不欲食,大便硬,脉细者,此为阳微结,必有表复有里也,可与小柴胡汤。 凡此皆是阳症似阴之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