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阳主一身之表,为诸阳主气。 盖治下焦水气,与心下水气不同法;下焦便脓血,与心下痛、心中烦,亦应异治也。
”曰∶“何谓阳不足?妄吐而亡津液,以致胃实而腹胀,吐后上焦虚可知。
两阳相灼,故即见两阳合明之病,身体枯燥。伤寒发汗,若吐若下,解后,心下痞硬、噫气不除者,旋复代赭石汤主之。
手足自温,是表阳犹在,暴烦是里阳陡发。此脉此证,欲其恶寒自止于二日间,不可得矣。
膀胱热,故溲数。此热不发于表而在胸中,是未伤寒前所蓄之热也。
阳明之有栀豉汤,犹太阳之有桂枝汤,既可以驱邪,亦可以救误,上焦得通,津液得下,胃气因和耳。阳明中风,口苦咽干,腹满微喘,发热恶寒,脉浮而紧,若下之,则腹满小便难也。